廖珺如
Liao Jun-Ru
舞台設計主修
主修老師:林仕倫

About Me

綽號森森,宜蘭人,但已生活在臺北多年,從小就喜歡畫畫、聽故事。
曾經的夢想是成為漫畫家,也出版過一本漫畫作品《日日青》,目前則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能用作品講故事的人就好了,不論是自己的故事或是他人的。

以下是個人作品網站連結:https://zizigreen1103.weebly.com/

All Projectors

參展作品

經歷 Resume
2016
漫畫作品 《日日青》~那些在小太陽咖啡館的日子~
2019
北藝大戲劇系佰五級導演三期末呈現《無路可出》舞台設計
2019
北藝大戲劇學院夏季公演《物種起源》影像設計助理
 
2018
北藝大戲劇學院夏季公演《哈姆雷特》舞台設計助理
2019
北藝大戲劇系佰柒級排演基礎期末製作《解》舞台設計
2020
北藝大戲劇學院春季公演《少年B》舞台設計

「這個故事的地點、設定、時間、場景都是我,問題是我,糾葛也是我。 貫徹行動是我一直都是我。 我的世界中心一直都是我,但外面世界的中心卻從來不會是我。」

      這句話在這齣戲中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男性1的故事,但事件主角卻從來不是他,唯有在這個故事中能以他為世界中心來敘述,所以我希望營造出男性1被困住的感覺,被困在一個地點進而講述整個故事。

  這個地點的設定就只是路上的一個不起眼的遊樂場, 37歲的男性1在這個地點與自我對話,藉由環境中的寫實物件轉換為他的回憶及幻想空間,所以在回憶的過程其實也是以「扮演」來做詮釋,也會有一種「超現實」的狀態。

會選擇將日本街道如此真實的塑造出來是為了讓觀眾能更進入日本嚴謹的社會氛圍及蕭瑟感,一個住商混合區中毫無生機的公園,也是一種與男性1的狀態呼應的方式,兩者在大環境中都是不起眼,但又特別的存在。

  至於會選擇遊樂設施的原因,除了是一般人在夜晚會去散步或整理思緒的地方,也是與男性1過去的回憶以及想像有所連結,至於選擇又舊又無趣的遊樂設施則是因為這種地方通常比較安靜,比較像是 37 歲的人會去的地方,也是呼應男性1的狀態,是個過了半生的人,卻依然相信著最純粹的事,也許有點無聊又沒用,但在這個環境中就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也因為這樣寫實的設定,將重點場景的還原度降低,讓整齣戲的「扮演」這件事被更強化,讓這些場景有一種「啊這不是真的變成那個,這都是在扮演」的感覺,也可以加強

男性並不是回到過去,只是一段曾經的記憶而已。

  至於平面,很幸運能做自己畢製的視覺。我認為,每個人都是岡部同學,在面對過去那些無法放下的事的同時卻還得面對未來,所以只能在向前進的同時,想辦法與過去的那個自己和解,才能像岡部一樣下定決心繼續向前,而海報平面正是希望能營造出與過去的自己對望,並且同時抬頭挺胸面對未來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