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展

盧東君畢業個展

Lu Dongjun GRADUATION EXHIBITION

盧東君畢業個展

Lu Dongjun GRADUATION EXHIBITION

盧東君畢業個展

Lu Dongjun GRADUATION EXHIBITION


本次展覽是關於我在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燈主修燈光設計時學習燈光設計三時候的期末呈現——2018 Lighting Show II《都卜勒效應》的製作回顧,藉由系統地回顧這個設計從發想到成形的過程,我將得以把這四年中,我學習到的關於燈光設計的方方面面——從設計到技術和執行的知識做一個展示,並希望能從作品中表達出我對光影在戲劇中舞台上甚至更廣層面上的理解。

展覽資訊

本次呈現是以兩人為一組,合作設計一段長約5分鐘的舞蹈結合燈光秀的演出,演出場地位於北藝大展覽藝術中心的舞蹈廳。

 

設計發想

雖然重在展示燈光設計,但是作為設計科系我們在大多數場合中要面對的情形常常是需要服務於某一主體,在突出這一主體的情況下發揮設計,當然尤其重要的是以設計最大程度地突出演出的核心。比如在戲劇中要適時地烘托氣氛,契合其他方面的設計(舞台/服裝)形成有力的視覺表達。同樣的在舞蹈表演中,要貼合音樂和舞者的動作。

在舞蹈中,燈光往往需要藉由側面的光源突出舞者在動作中的肢體表現,並且在表演場所中塑造出符合表演氛圍的畫面卻不喧賓奪主地使觀眾的注意力不至於偏離表演者。

本次的舞蹈我們選用了Forest Sword的曲目《Thor》作為配樂,在舞蹈發想中主要以舞者陳怡婷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出發。舞蹈的主題就是身體和情緒的關係,從肢體自發的動作帶動情緒,從僵硬到快速的動作,舞者本身也從單純地活動身體到內行的情緒得到釋放。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在初始時希望突出舞者的肢體動作,甚至細膩到肌肉的抽動變化,而燈光也是希望不帶有情緒的(減少觀眾對燈本身對注意)——較少的移動/快閃/顏色,尤其是顏色上,最終我們選用了微微偏黃的燈光——傳統燈無色紙,在此階段也以側光為主要光源(見圖1實驗模擬)。

當動作開始變大,情緒開始醞釀時的中間階段,我們希望開始由更大範圍的燈光渲染氣氛,在大的畫面(見圖2演出1)下也更適合表現舞者較大的肢體舞動,觀眾的目光將從肌肉來到全身。此時我們選用了綠色和藍色做為主色調(見圖3演出2)的原因是,開始愈演愈烈的情緒和較冷的氣氛形成對比,在前期在小型實驗劇場的實驗中我們也嘗試過使用更為熱烈的暖色,但是固然情緒更強烈卻吞噬了一定的肢體表現,考慮到舞蹈主題從身體出發我們最終決定選用冷色調。

舞蹈的後程,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後,結合激烈的肢體動作和舞者的快速移動,我們不在藏著燈光,而用快速的閃動和冷峻的非自然白光把情緒推向緊湊和高潮(見圖4演出3),然後也和情緒快速的起落一樣,畫面也很快歸於平靜。

 

技術執行

由於是與燈光設計其他的主修生共同參與呈現,共用舞蹈廳,我們假設了幾組在舞蹈中非常常用的一些基本的燈光——側面/頭頂/正面來的冷暖燈光(見圖7燈圖)。由於舞蹈廳本身就是為舞蹈設計,所以舞蹈廳內非常易於架設大量的側光/高側光,而這也是我這一組的設計最為吃重的燈光,用以打亮人體,在右舞台的一排冷藍高側光就是我們主要使用做為全場烘托氣氛的光,(見圖5演出4)也有使用頂光補足全場的空間。Special的光源我們使用了位於左下舞台的一顆par燈選用了色號L116——的綠色色紙,它位於地面可以將舞者的影子投射在後方天幕。(見圖6演出5)

在製作過程中,我們既是設計又是組員,照片牆中有放置當時裝拆台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照片這也是我四年學習中參與製作的一個縮影,希望觀展者能一窺劇場工作的樣貌。(見圖8行程表)

 

大範圍發想

通過學習燈光我得以對光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對我做其他方面的設計,例如攝影和3d/平面設計中,都有很深的幫助。照片牆中我選取了兩張利用打光渲染氣氛達成畫面效果的3d設計。(見圖9-10)

 

感謝名單

林哲民 朱曼菲 陳怡婷

《都卜勒效應》
2018 Lighting Show II《都卜勒效應》
Online Video

Contact Us: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

TEL: 02-2896-1000 #3719

FAX: 02-7750-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