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Games》舞台設計理念:
「一個承載痛覺的舞台」。創傷是一個哭訴的傷口,有些真相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才能發聲。然而經歷創傷的主體,需要一個他者見證自己身上的創傷是真實的存在過。
這是一場關於痛覺的旅程,磨難與贖罪。原諒不再是終點,而是往前的起點。劇本並未明說時空,但可推敲為「死後的世界」,女兒一直在這裡等著母親,這個由女兒因為思念、牽絆、愛與恨所創造出來要讓母親經歷的維度。來自生前的執念,這個空間必須承載她身為孩子的美好想像同時也存在著她無法忘卻的痛覺記憶。
我想把「遊戲」這件事的魔幻性放到最大,於是以「兒童遊樂場」作為空間的寫實原型 ,讓兒童化的戲劇動作能發揮到最大。可以盡情跑跳碰的大山坡,還有讓角色進出場充滿驚喜感的洞穴和各種高低起伏的小山丘,為的都是在這個傷心故事外頭套上一層最純真無邪的糖衣,進而讓觀眾跟著角色經歷層層痛苦後知曉遊戲背後的慘忍秘密。
血紅色的童話,肌膚的意象,這個時空必須魔幻,必須孤獨。非寫實是來自於小秀身為兒童的想像力。必須營造一個有著歡樂糖衣卻又讓傷痛同時存在的視覺,使用「布料」作為舞台材料則是一個在讀劇本時時刻刻感知到的銳利直覺,去表達這個小女孩傷痕累累的肌膚意象。拼布樂園表面的童趣與柔軟,墜入夢鄉與邁向死亡的互文,如血絲般的紅線連接著一切。質感與色彩的規劃上則使用了一些特殊色(紅、紫)去做髒舊,隨著場次間的燈光轉換慢慢去暗示這個肌膚瘀青與泛紅的意象,再以撕開與拼布縫合象徵父母的大人衣物後出現傷口的方式完成這個「痛覺」的概念。
舞台道具的邏輯以「遺物」作為非寫實空間裡關於記憶的寫實線索,舞台上所有的物件都在慢慢透露這個故事中的傷痛。舞台也結合服裝設計以變化裙擺長度暗示女兒隨著場次間的年紀轉換,在女兒最後一場時裙擺尾端也染上舞台上的髒色與舞台相融,讓視覺整體就如同小秀般,像個壞掉的爛娃娃。
要讓母親看見這個維度從看似包裹著美好的糖衣,揭開真相後實際上則是一幕幕生前那個失職的自己未曾給予這個小孩應該要有的生命旅程。